实时新闻

清明追思,缅怀先烈2022-04-06 09:04:33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正如古谚所说:“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和“植树造林,莫过清明”。而清明节除了是农事历法外,还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之一,祭祖和扫墓是它既独特又鲜明的文化符号。

微信图片_20220406091128_副本

     4月1日,为祭奠长眠在洪山南麓的旷世英烈,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公司组织前往武汉市洪山区施洋烈士陵园开展“清明追思,缅怀先烈”清明祭扫活动。

微信图片_20220406091052_副本

       陵园内苍松翠柏,庄严肃穆。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烈士塑像,其基座上刻有董必武同志1957年的题诗:“二七工仇血史留,吴肖遗臭万千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倦”。围在塑像周围,认真口诵悼词,仿佛又穿越回了“二七”,感触到那段悲壮的历史。

微信图片_20220406091115_副本


微信图片_20220406091125_副本


微信图片_20220406091056_副本

       在庄严肃穆的施洋烈士塑像前,全体人员鞠躬默哀、举行哀悼仪式,并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鲜花,以此表达对先烈们的哀思和敬意。

微信图片_20220406091121_副本

      从陵园山脚拾阶而上,共有三层27阶的台阶,清楚地向世人昭示:这是“二七”回顾地,是“二七”惨案中54位烈士之一的施先生安魂处.

微信图片_20220406091044_副本


微信图片_20220406091059_副本

       陵园的最高处是烈士纪念碑,碑后就是施洋墓。纪念碑左侧刻有烈士生平事略,右侧刻有“二七”惨案经过。在纪念碑前,全体人员面对国旗庄严宣誓:没有烈士当年的抛头颅洒热血,没有他们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怎么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与繁荣。烈士的革命的精神与意志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微信图片_20220406091118_副本

       随后,全体在墓前献上菊花,表达我们深深的哀思与敬意。


      参观施洋烈士陵园不仅让我们认识到早期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正如毛泽东所说 “施洋同志的牺牲,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自己的政党,是最保护工人阶级利益的。”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党,学习到在和平时期仍应弘扬和继承老一辈革命家和先烈们舍己为国的精神。同时也深刻感触,爱国主义不是一句空话,应唤起更多的人,用自觉的行动去维护革命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幸福生活,应对革命先烈怀有一份尊重与崇敬之情。

      天地英雄气,千秋永凛然。祖国的壮丽山河铭刻着革命先烈舍生忘死、艰苦卓绝的奋斗;祖国的繁荣昌盛凝聚着先辈们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的血汗。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发扬“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勇于探索、甘于奉献”的茅台传统,传承“艰苦奋斗、团结拼搏、继承创新、争创一流”的茅台精神,为祖国的繁荣昌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