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2023年时间过半,川、黔、苏、晋卯足力拼白酒振兴2023-07-14 10:07:38

摘自川酒流通


       过去数年,白酒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优势产能向优势产区集中趋势明显,产区打造愈发成为白酒产地的大考科目。

       今年以来,四川、贵州、江苏、山西等产酒大省纷纷明晰产区建设目标,扬鞭策马,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强化产区表达,拉开了一场拼速度拼质量的产区建设“竞速跑”。

      如今,2023年已经过半,各省区完成情况如何?



四川: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多方协作,

提升川酒产业整体实力


       1-5月,四川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营业收入超过1400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总额增长10.2%,达到339.7亿元。

       数据增长得益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各方协作。

       政府层面,从省级到地市级,一系列支持川酒发展的政策密集出台,加速川酒抱团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实力。

       2023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宜宾、泸州共建“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随即,宜宾泸州共建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协商座谈会召开,共同谋划世界优质白酒产业集群建设。目前,宜宾已成立白酒产业发展专班,泸州市及相关部门也正在加强同宜宾对接,两市正在商榷建立合作体制机制。


640_副本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制定《四川省工业“珠峰攀登”行动方案》,提出将优质白酒培育打造为世界一流产业。

      此外,成德眉资四地还联合印发《成都都市圈白酒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提出要立足成德眉资的资源禀赋、特色优势,突出区域协同加快成都都市圈白酒融合发展。

      同时,在行业协会的努力下,川酒的品牌声量集体放大。

      四川中国白酒金三角协会主导进行了川酒全国行、首届四川浓香型白酒名优老窖池认定、第二届“四川酿酒大师”评选等活动,从品牌推广到硬实力梳理再到人才软支撑,全面助力川酒发展。


640 (1)_副本


       此外,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主办成都地区媒体新春联谊活动旨在发挥媒体传播优势,助力川酒深入消费端;主办“发展大品牌 推进大流通 开拓大市场”2023全国主流酒企在川销售品牌省区经理座谈会,深度摸底在川销售酒类品牌情况;组织开展了川内酒类流通市场调研,走访山西、陕西、贵州等酒类重要产销省份,从流通渠道角度为川酒高质量发展赋能。


640 (2)_副本


       此外,第十八届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2023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相继举办,进一步向行业展示了川酒的实力,提升了川酒影响力。

       企业层面,各川酒企业重点发力C端营销。

       如五粮液组织开展了第二届五粮液和美文化节活动,创新性地构建了多种“和美”文化表达方式,连接更多消费者;泸州老窖启动首届“窖主节”,通过品牌馆活动、文化论坛等多项活动,直接对话消费者……

      剑南春、舍得、光良等也纷纷开展To C动作,围绕消费者重新匹配资源和能力,让品牌和产品更直接地触达消费者,进一步扩大川酒品牌认知度,实现业绩增长。



贵州:掀招商引资热潮,

进入“拼质量”新阶段

        贵州省计划2023年白酒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今年上半年,贵州省先后多次发布酒类相关投资项目清单,紧扣“招商引资”这个关键词。

       2月14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实施2023年2500个重点民间投资项目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23〕111号)》。其中,共有101个项目涉及酒业,与酒类产销相关的共95个,另外还有6个项目为酒企投资的非酒类项目,项目总投资合计1373.20亿元。

      从项目所在地看,酱酒核心产区的仁怀依然是引资高地,习水、金沙等主要产区也有不少项目布局。同时,受益于溢出效应,遵义的余庆县、湄潭县、桐梓县,铜仁的思南县,黔西南的普安县等仁怀周边县市也开始进行酒产业发展规划。

      从项目类型看,则主要体现出两个特点:首先,酱酒依然是涉酒投资项目的主角,但果味米酒、精酿啤酒等其他品类也在悄悄冒头。其次,除技改扩能外,白酒配套产业项目也为数不少,这是应贵州省委、省政府“白酒包装材料本地配套率超过80%”指示,积极扩宽产业链上下游。

      除了发布招商引资项目清单,贵州省还先后走进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华中等重点区域,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推进项目落地。

640 (3)_副本

      此外,贵州省还积极邀请企业走进来,考察投资环境,从快、从实推进招商引资。1-5月,仅遵义驻沪办就已先后组织了40多家长三角地区的企业赴遵义考察洽谈。

      招商引资热潮的背后,释放出贵州酒产业正在加紧强链补链,加快迈入“拼质量”新阶段的积极信号。



江苏:瞄准千亿级产区目标,

走出酒城融合发展之路

      1月16日,江苏宿迁市发布《宿迁市千亿级产业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力争白酒产能达到35万千升,啤酒产能达到80万千升,酒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

      在向千亿级产区进发的过程中,2023年,酒城融合成为宿迁酒产业发展的关键词。

      宿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擦亮酒都品牌,将酒城融合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各领域,接续实施“中国酒都”建设六大工程;加快酒都核心区建设,强化清水湾·金樽坊、酒都公园等运营管理,不断丰富城市酒元素。

      为此,“中国酒都核心区”洋河新区以古黄河生态富民廊道为主轴,合理布局功能板块,规划建设洋河酒城、洋河古镇、酒类博览中心等项目;整合“酒游农”资源,规划建设古黄河酒文化体验带,大力发展酒文化旅游,打造“白酒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此外,洋河新区酿造(酒)产业“酒融城·智享汇”人才沙龙活动以“沙龙+协商”的形式,聚集酿造(酒)产业人才、酿造(酒)企业家、市设施园艺研究院专家等,为“中国酒都”核心区建设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作为区内龙头酒企,洋河股份则通过“中国匠造 梦想之光”——梦回敦煌·洋河股份第十届封藏大典、世界名酒城市联盟圆桌会议、世界名酒调酒师大赛、世界名酒城市推介交流、世界名酒企业互访合作等活动,发挥企业力量助力酒城融合发展。

640 (4)_副本

      如今,在宿迁,江苏宏亚包装项目正进入建设“加速期”,争取早日投产;区内133家酒企“百花争艳”,洋河股份稳居行业前三名;神农时代文化旅游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4A级景区,乾隆江南酒业文化旅游区创成3A级景区;“酿酒原粮、精品果蔬、有机稻麦”三大特色产业体系的构建,为酒产业发展打造了良好的生态底色;已建成河西、梁庄两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成功创建14个美丽乡村……

     宿迁酒城融合再进一步。



山西:

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建设按下“加速键”

     提起山西酒产业,就不得不提及杏花村和汾酒。

     2022年9月,汾阳市杏花村镇被山西省确立为重点打造的首批十大专业镇之一。杏花村汾酒专业镇是中国清香白酒的核心产区,是吕梁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引擎。

     今年上半年,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按下“加速键”。

     1月17日,汾阳市酒业协会正式成立,发挥协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促进酒业与省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酒类市场的开拓。

3月17日,汾阳市杏花村酒商商会正式成立,聚集了汾阳市从事白酒及酒类销售、电子商务、仓储物流、企业咨询、品牌策划、教育培训、酒文化研究,以及与白酒、酒文旅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团体和个人。

640 (5)_副本


      两大协会相继成立,将在行业标准与规范的建设、组织企业抱团走出去,加强知识产权等方面助推杏花村汾酒专业镇建设步入快车道。

     此外,今年以来,专业镇建设引来了开发区项目投资热潮。汾阳市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韩学尧表示,开发区当前引进的63个项目大多跟专业镇建设直接关联。其中,国际白酒交易中心已投入使用,新晋商庄园汾杏蔓兰酒店已试营业,其他各个项目也正在加速推进中。

      作为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龙头,今年年初,汾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清茂就已经提出2023年是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元年。目前,汾酒已完成内部产业发展规划,总投资约91亿元的2030技改原酒产储能扩建项目(一期)也已开工。

640 (6)_副本


       显然,在汾酒龙头引领下,500亿元级的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正不断完善白酒产业链,助推汾酒热、清香热转为产区热,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从四川、贵州、江苏、山西四省的酒产业发展情况来看,2023年时间过半,上述省区的发展任务目标也行至中程。有理由相信,在行业趋势的带动及既定发展规划的推动下,下半年这些已经逐渐展现出特色的产区还将继续“加速跑”,超额完成年初目标。